6月22日下午,黄金城官方网站2025年毕业典礼在黄金城官方网站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校友代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金凤,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院长刘永,副院长李天宏、邱兴华,党委副书记朱俊炜出席典礼。参加典礼的还有学校教师代表、毕业生亲友代表等,他们与2025届全体毕业生共聚一堂、分享喜悦。典礼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陆克定主持。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毕业典礼拉开序幕。

全体奏唱国歌
李振山宣读《关于表彰2025届优秀毕业生的决定》,2025年学院共有16位同学获得“黄金城官方网站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其中马腾、李佳瑞、李筱、张国华、易可欣被推荐获评2025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李天宏、陆克定、邱兴华、朱俊炜为优秀毕业生颁奖,并勉励他们带着这份荣誉和使命从燕园出发,再创佳绩。

李振山宣读表彰名单

为优秀毕业生颁发证书
四位毕业生代表在联合讲述环节分享了此时此刻的所思所感。
本科生代表陈勇来自马来西亚,他深情回顾了自己这一段跨越山海的成长旅程。从远程上课到真正踏入北大校园,陈勇感受到了北大的温暖与包容。他分享了在学业和科研中的挑战与突破,并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与支持。他祝愿所有毕业生奔赴人生新旅程,朝着理想出发,向着幸福迈进。
硕士生代表张国华以“不设限”来概括自己燕园三年的最深体会。她讲述了自己在燕园这个充满无尽可能的地方,大胆去体验,去试错,并在科研探索、学生工作和志愿服务过程中实现了多维度成长。她呼吁毕业生们以无畏之心,赴无限之境,永远保持好奇,勇于打破边界,在不同赛道中探索生命的丰度和宽度。
博士生代表马腾回顾了自己的学术探索之路。在一次次“探索-失败-适应-调整-再出发”的循环中,他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真谛;在一轮轮的历练和坚持中,逐渐学会用沉稳坚韧的心态面对未知挑战。他号召毕业生们都能心怀热忱、肩负责任,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继续绽放北大环境人的光芒。
博士生代表易可欣分享了自己在科研中的坚持与突破。在她看来,科研的魅力不仅在于结果,更在于困境后的“柳暗花明”,在于为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迈出哪怕微小一步的踏实与自豪,更在于思维与表达的深度锤炼。她深情感慨,今此一别,山高路远,但燕园赋予大家的精神品格将成为一生的烙印。


毕业生代表讲述(左上:陈勇;右上:张国华;左下:马腾;右下:易可欣)
2021级本科生丁逸伦的父亲丁建作为毕业生家长代表发言。他回顾了孩子在北大四年的成长历程,并向学校和学院以及各位教职工致以感谢。他鼓励毕业生们永葆求知之心、锤炼坚韧之志、常怀感恩之情,并祝愿他们在未来道路上勇往直前,保持精神的独立与自由,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丁建发言
教师代表、学院杨武霖研究员为毕业生们送上谆谆嘱托。他回顾了自己与学生们四年里共同成长的美好瞬间,并鼓励毕业生们要将在北大学到的知识与价值观融入生活与工作中;要始终保持平和心态,寻找让自己真正热爱与投入的事业;要始终坚守“北大人”的精神底色,保持长期主义的眼光和定力。

杨武霖发言
校友代表李金凤研究员围绕“选择的智慧”和“坚守的力量”与毕业生们分享了在北大求学时的难忘记忆与在核工业环保领域的工作感悟。她号召同学们要以国家需求为罗盘锚定人生坐标,以兴趣热忱为风帆驱动前行航程,以坚忍不拔为船桨搏击人生风浪,让青春在核工业等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绽放光彩。

李金凤发言
在环院学习生活期间,有很多人默默陪伴,为同学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日夜坚守的幕后服务。校友代表李金凤、家长代表丁建、学院教师代表杨武霖、行政教师代表刘军、物业服务代表郭腾飞、后勤服务代表梁建上台,接受毕业生们最真挚的感谢与祝福。

毕业生代表为“幕后英雄”们献花致谢
刘永代表学院为毕业生们送上热烈祝贺和临别寄语,并以“在变与不变之间:AI时代环境人的使命”为主题,鼓励大家积极思考在AI时代该何处扎根、何处生长。刘永强调,环境人的思维深处矗立着由专业素养、道德直觉、伦理信念与文化基因构成的先验框架,在需要共情理解、价值判断的领域不可被替代,代表着AI“优化目标”的认知导向与公平正义。身处这个知识获取空前便捷的时代,要学会善用AI之“变化”,使其成为洞察环境奥秘、优化解决方案的超级杠杆,但不要被信息淹没自己的思维,要永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对生命共同体的责任与系统思考的智慧,在更广的世界里,守护环境人之“不变”责任。

刘永讲话
《燕园情》的悠扬旋律再次唱起,恰如几年前与燕园的初相逢。满载着大家的深深祝福,满怀着对学校和学院的无限留恋,毕业生们用歌声与燕园依依作别。

合唱《燕园情》

陆克定主持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结束后,学位授予仪式在环境大楼中庭拉开序幕。邱兴华宣读毕业生名单,各位毕业生携手导师、亲友依次走过红毯、穿过学位门,李振山和刘永为其拨穗正冠并共同合影留念。



院友墙前合影
再道一声毕业快乐!祝愿黄金城官方网站2025届毕业生们,在新的征程中、新的天地里青春飞扬,开拓进取,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共享清洁美丽世界做出新的贡献。

毕业生大合照